玉龍雪山下,納西庭院中,窯爐吞吐著赤紅火焰,趙平穿著粗布麻衣,手持長柄鐵鉗,將裹著濕潤陶泥的坯體小心翼翼送入窯內(nèi)。窯火噼啪作響,與遠處的靜謐雪山形成鮮明對比,柴火燃燒的香氣混著泥土氣息在空氣中彌漫開來。
在白沙鎮(zhèn)新善村的村舍間,隱匿著一間“趙平柴燒工作室”,顯然,趙平就是這間工作室的主人。工作室的一間房屋內(nèi),桌子上、架子上和地上,擺滿了形狀各異、大小不一、顏色迥異的陶器,有茶壺、茶杯和花瓶,這些都出自趙平之手。
鋪滿陶器的長桌,是趙平與朋友、客人的閑聊之地。當朋友前來,趙平會沏上一壺茶,讓朋友在眼前的長桌上挑選一個中意的茶杯,并為其斟滿茶,隨后開啟一段輕松愉悅的閑聊時光。
趙平在制作陶器。(供圖)
趙平的家鄉(xiāng)在曲靖會澤縣城邊上的一個村莊,村里很多人以陶藝為生,令趙平記憶最深的是家鄉(xiāng)的長窯。每天放學后,村里的小伙伴不約而同一起在幾十米的長窯里面奔跑、捉迷藏,等到燒窯的時候,還會從家里拿來玉米、土豆烤著吃。
2011年,時任教師的趙平在暑假來到麗江旅游。因為太喜歡麗江,7月、8月連續(xù)來了兩次?!爱厴I(yè)工作之后,最初的夢想是北漂,直到來了麗江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麗江更接近于自己理想中的烏托邦。來麗江兩次之后,就一直琢磨著怎么能長期留在麗江?!壁w平說,回老家上班之后,心里一直惦記著麗江,隨后萌生了在麗江開一家客棧的想法,于是委托麗江的朋友幫忙找合適的房源,終于在12月底看中了一個位于束河的納西小院,裝修過后,如愿當起了客棧主理人。
2015年,趙平在其經(jīng)營的客棧重新裝修期間,在束河開了一家售賣陶器的商鋪,陶器獨特、精致,深受游客喜愛,從小深受陶器文化熏陶的趙平頓時萌生了自己制作陶器的念頭。憑借對陶藝的熱愛和頗高的悟性,加之跟隨老家制陶匠人系統(tǒng)學習了3個月,趙平迅速掌握了從揉泥、拉坯到燒窯的核心技藝,自此踏上了獨立創(chuàng)作的旅程。近10年間,趙平守著窯爐度過無數(shù)晨昏。45次開窯、上萬件陶器,映照著他對陶藝品的堅持,亦如他當初選擇留在麗江一般堅定。
“來麗江15年了,我只有兩次在夏天去其他城市,外地的高溫天氣讓我很不適應(yīng),待了一周就想回麗江了。”趙平說,麗江既無嚴寒,亦無酷暑,自然氣候宜人,再加上晴朗的日子居多,天空湛藍如寶石,云朵潔白似棉花,勾勒出了夢幻而愜意的自然畫卷,讓人流連忘返。
在趙平看來,不管游客是來自省內(nèi)外,還是來自國外,麗江都為他們營造了一種悠閑、沒有那么商業(yè)化和功利的生活氛圍,這是麗江最有魅力的地方,也是很多游客選擇麗江、留在麗江的原因之一。
記者/皮秀清
責編/王君霞
二審/李 橋
終審/張衛(wèi)國
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
【法律聲明】除非本單位(麗江市融媒體中心)主動推送或發(fā)表至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,任何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不得轉(zhuǎn)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.CN和LIJIANGTV.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(nèi)容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