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五月的酥雨浸潤鳳慶的山林,山林間悄然“冒出頭”的香蕈宛若一個個山野“小精靈”,它們既是自然奇觀,更是成為當季餐桌上的“心頭愛”。香蕈以其獨特的清香與豐富的營養(yǎng)價值,在山林間譜寫著獨特的鮮味樂章。
香蕈作為野生香菇的貴族,又稱香菇、花菇、冬菇等,是滇西南特產(chǎn)之一。多寄生于栗、柯、槲等闊葉樹干,尤喜海拔1500米以上的濕潤山林。鳳慶縣眾多山林間的腐木堆、老樹根為香蕈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(huán)境。

“這段時間雨水過后,山上的香蕈漸漸‘出了’,我們就開始上山去采,采回來的香蕈自己吃一部分,賣一部分,因為這段時間的香蕈味道鮮,喜歡買的人多,一年還是能有千把塊的收入。”鳳慶縣詩禮鄉(xiāng)街子天,前來集市賣香蕈的王大姐高興地說。
在詩禮采菇人遵循“雨前菇”傳統(tǒng),在夏雨前采摘香蕈,此時菇體肉厚、香氣濃郁,香菇多糖、不飽和脂肪酸等活性成分營養(yǎng)價值高,一到集市就成為被圍觀和搶購的對象,是集市上的“搶手貨”。買回來的香蕈,被擺上餐桌的主要“搭檔”是土雞,在與土雞燜煮的過程中,土雞染了香蕈的清香,香蕈吸滿了雞湯的油潤,二者相輔相成,成就一道舌尖上的盛宴。無論是清蒸、燉湯還是炒食都能完美展現(xiàn)出香蕈的風味,輕而易舉地勾動大家的味蕾,成為餐桌上招待親朋摯友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。并且曬干的香蕈可以長期保存,溫水泡發(fā)后燉湯炒菜鮮味不減。

從山林間到餐桌,香蕈不僅僅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味蕾享受,更是山野的寶藏,是村民與山林對話的生態(tài)密碼。
來源:鳳慶融媒
【法律聲明】除非本單位(麗江市融媒體中心)主動推送或發(fā)表至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,任何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不得轉(zhuǎn)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.CN和LIJIANGTV.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(nèi)容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