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廣袤平坦的魯西平原聊城,到云霧繚繞的云貴高原麗江,2800多公里的漫漫長路,承載著一場感人至深的尋親之旅。
近日,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解莊村黨支部書記解鴻飛,親自帶領(lǐng)63歲的五保戶陳大姨(化名),踏上了這場跨越山海的歸鄉(xiāng)之路。陳大姨祖籍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寶山鄉(xiāng),21歲那年,她遠嫁山東。命運弄人,后來她因病失去生育能力,膝下無兒無女的她,成為村里的五保戶。經(jīng)濟的窘迫與疾病的折磨,讓她歸鄉(xiāng)的計劃一次又一次被擱置。
今年4月的一次閑聊中,解鴻飛得知,老人已40多年未曾回過娘家,想要見娘家人的愿望極為迫切。那一刻,他毫不猶豫地承諾:“等忙完這陣子,我親自送您回家!”
5月17日,陳大姨(左二)與自己的妹妹見面相擁。(供圖)
為了確保一路上的安全,解鴻飛精心組建了一支由駕駛員、醫(yī)生等6人構(gòu)成的“跨省圓夢團”。5月13日,車隊從解莊村正式啟程。這一路,他們途經(jīng)西安、巴中、成都、攀枝花等地,2800公里的行程充滿挑戰(zhàn)。地震余波帶來的不安、高原反應引發(fā)的身體不適,還有行駛在陡峭山路上的驚險時刻,一個又一個困難擺在眼前。每當解鴻飛因高原反應臉色慘白、呼吸急促時,陳大姨總是眼眶泛紅,心疼地勸他放棄??山怿欙w總是笑著安慰道:“大姨,咱們都走到這兒了,說什么也得讓您見到親人!”就這樣,他們在艱難與溫暖中前行,一路走走停停,感受著人間的善意與溫情。
5月17日,解鴻飛一行終于抵達麗江。陳大姨的妹妹早已在約定地點翹首以盼,姐妹相見的那一刻,淚水如決堤般奔涌而出。四十年的思念與牽掛,在這一刻化作無聲的傾訴。次日,經(jīng)過6小時的車程,陳大姨終于回到了闊別42年的寶山鄉(xiāng)吾木村委會明偉村老家。站在父母的墳塋前,望著白發(fā)蒼蒼的兄長,她用40年都未曾忘卻的納西語哭訴道:
陳大姨:“我以為這輩子都見不到你們了!在那邊的日子里,我日日夜夜都想著回來看看你們??!”
陳大姨的哥哥:“我也特別想你,自從哥哥走后,我們就沒了你的聯(lián)系方式,想知道你過得好不好,都沒辦法啊!”
陳大姨:“父母離世時,我都沒能回來送他們最后一程,我真的好想他們。我一定要到他們墳前,告訴他們我回來了,我有多想他們!”
在親人的陪伴下,陳大姨來到父母墳前,壓抑多年的情感瞬間爆發(fā),她放聲大哭:“爸、媽,我好想你們,你們看見了嗎?我回來了,我回到明偉村了,你們看見了嗎?”那一聲聲哭喊,飽含著無盡的思念。
陳大姨的家人為謝鴻飛送上感謝的錦旗。 (供圖)
聞訊趕來的親人們圍坐在一起,熟悉的鄉(xiāng)音縈繞耳畔,親切的面容映入眼簾,歡笑與淚水交織,構(gòu)成了最動人的重逢畫面。解鴻飛眼含熱淚,對記者感慨道:“去明偉村的路崎嶇難走,回想起這一路的艱辛,更能體會陳大姨的不易。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,終于讓她與親人團聚,心里滿是欣慰和開心?!?/span>
陳大姨(一排右二)與家人、解鴻飛(二排右二)的合影。 (供圖)
這場跨越山海的尋親之旅,不僅圓了老人多年的心愿,更展現(xiàn)出基層干部“一諾千金”的責任與擔當。
編后語:
一諾千金,山??善健_@場跨越半生的團圓,是基層干部解鴻飛用腳步丈量的擔當,更是人間至暖的親情見證。愿思念終有歸處,善意永遠閃光。
記者/楊四娟
責編/李映芳
二審/和眾學
終審/張衛(wèi)國
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
【法律聲明】除非本單位(麗江市融媒體中心)主動推送或發(fā)表至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,任何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不得轉(zhuǎn)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.CN和LIJIANGTV.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(nèi)容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