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測繪工程師和文钖
張 信(古城區(qū))
1974年12月,成立不久的云南省測繪局在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招聘55名知青為測繪人員,和文钖名列其中。
測繪是一門古老、深奧的學科,承載著人類對世界的認知、探索,無論是劃分國家疆域,還是城市建設,都離不開測繪技術的支持。當時,這55名知青(其中有9名女性)都沒有接觸過測繪工作,他們與全省新招來的100多人一起,經過6個月的學習培訓就走上了工作崗位。
1979年5月,和文钖帶領一個作業(yè)小組到曲靖市進行大地三角測量工作。工作“大本營”設在鄉(xiāng)政府附近。
他們以2人一組的方式分頭工作。和文钖與隊友負責最遠的作業(yè)區(qū),從“大本營”到測量點,來回要走8個多小時。為了多進行測量,到了晚上,他們就在農民搭建的羊圈內休息。在炎熱的夏天,羊糞的味道十分難聞,加上蚊蟲叮咬,令人渾身難受。
第二天天剛亮,他們用山泉水洗過臉后又精神百倍地投入測量工作。連續(xù)10多天的野外作業(yè)中,他們不得不經常到村民家中討吃討喝。

玉湖景色。
1980年,和文钖帶一個小組去文山州完成《云南省1:10000航空攝影測量》課題,工作地點在云南文山州與廣西百色市接壤的谷拉鄉(xiāng)谷桃村。那里氣候炎熱、交通落后,和文钖率領測繪小組克服種種困難奮戰(zhàn)4個月,圓滿完成任務。
1981年,和文钖擔任水準測量作業(yè)組組長,承擔《昆明至石屏的國家一等水準測量》課題。剛好他的妻子即將生產,他只得將妻子托付給岳母照顧后前往工作一線。當和文钖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回到家時,孩子已經半歲了。
云南測繪局多次獲得國家級、省級科技成果獎:1980年,《云南省地圖集》獲省科技成果三等獎;1981年,《利用遙感技術進行全省土地利用調查繪圖的研究》獲國家科技成果一等獎;1984年,《騰沖航空遙感試驗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、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;1985年,云南省《不同氣候帶坡度的土地面積量算》獲全國農業(yè)規(guī)劃辦公室授予的一等獎;1987年,《1:30萬云南省地圖》獲國家測繪總局技術進步獎。
和文钖也從技術員、助理工程師逐步成長為測繪工程師,并獲得不少國家級、省級獎勵。
圖片由周侃攝。



編輯:白 浩
校對:錢 磊
二審:和繼賢
【法律聲明】除非本單位(麗江市融媒體中心)主動推送或發(fā)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,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.CN和LIJIANGTV.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